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因含有高浓度氯盐、重金属及悬浮物等污染物,其处理一直是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。本文介绍的处理技术通过三级工艺组合,在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同时,将污染物转化为可资源化产物,为电厂提供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解决方案。
技术核心突破:
开发多级协同软化工艺,有效破解钙镁离子结垢难题
创新高压膜浓缩装置,耐受盐浓度达传统设备3倍以上
构建分质结晶系统,产出工业级氯化钠与硫酸钠晶体
集成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药剂投加与设备运行的精准调控
工艺流程特征:
预处理阶段采用化学沉降与过滤组合,去除99%悬浮物及重金属
膜处理单元通过梯级浓缩技术,将废水体积缩减至原水量的5%
蒸发结晶环节实现盐类物质定向分离,晶体纯度达工业应用标准
全流程配置余热回收装置,系统能耗降低超40%
实际应用成效:
在多个百万千瓦机组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超8000小时
处理后的回用水质完全满足电厂辅机冷却系统要求
每年可回收数千吨工业盐产品,创造显著经济价值
系统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下降约35%,减排效果显著
该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规模电厂需求,其环境效益体现在彻底消除废水外排风险,同步回收水资源与盐类资源。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,这种将末端治理转化为资源再生的技术模式,正在推动整个火电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,为同类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创新范本。